近日,街头出现一款炫酷斑马线,这条斑马线两侧各有一个传感器,行人走上斑马线,两旁的灯带就会闪烁,以此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。即使周边光线微弱,司机也能注意到过往行人,及时避让。
据2017年6月17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通报称,据统计,近三年全国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.4万起,造成3898人死亡。如此多事故的发生也反映出信号灯、交通监控等道路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,让斑马线安全起来,刻不容缓。而随着科技的进步,智能斑马线的出现也给了出行的市民安全新保障。
“智能斑马线”会说话会发光
据媒体报道,今年5月初,某区团结南路启用了一款新型的“智能斑马线”。
让市民颇感新奇的 “黑科技斑马线”,学名叫“红外成像感应行人过街安全保护设施”,两排会亮的灯叫做道灯,是由一组设备控制的。该设施安置在斑马线两头,只要有行人欲过马路,就会亮灯提醒司机避让。有人担心,智能斑马线频繁亮灯,会不会让道路变得更加拥堵?5月11日晚记者看到,当行人离开2秒后,灯带就会自动熄灭,非常智能,基本不会造成拥堵。
而就在前不久,重庆巡警也推出的“智能斑马线”。这种斑马线可感应50米外驶来的车辆并通过语音提醒路人,并在斑马线两侧形成舞台追光效果保护行人、警示车辆,对不让行行人的车辆自动启动违章拍照功能。
记者在重庆渝中区中山四路求精中学附近看到了这条“智能斑马线”。据观察,从行人站上斑马线等候区开始,斑马线两侧的地灯就会亮起提醒车辆注意礼让行人。行人通过时,地灯开始不断闪烁,同时开始语音提醒多少米外有车辆驶来,请注意过路安全。
据介绍,“智慧斑马线”即全程行人过街自动预警系统,具备地磁感应、视频检测、闪烁道钉、滚动屏显、语音提示等功能,以此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交通安全的“双保险”效果:当前方50米处有车辆经过时,地磁感应将信号传给控制系统,语音播报系统会提醒行人注意避让;当行人及非机动车横过道路时,视频检测会把信号通过控制系统传给闪烁道钉,形成一道“靓彩”警示灯带,提醒车辆主动礼让行人。
当有车辆以较快车速行使且未避让通过斑马线的行人时,地磁感应系统会启动空中视频探头进行录像取证,根据取证资料对违法车辆进行处罚。
深圳首推智慧斑马线人脸识别、大屏曝光
据媒体报道,5月1日,深圳交警在全国率先正式启用“刷脸”执法,当天共抓拍特殊行业人员闯红灯58宗、非机动车进入机动车道行驶67宗。
5月1日9时20分,一名身穿红衣的快递小哥在国花路桂花路路口北方向骑着标有“京东”字样的电动车闯红灯行驶,被路口的刷脸电子设备抓拍。通过后台秒级人脸比对,该小哥为特殊行业库里的京东配送员何某某。
依照《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》百二十八条款规定,横过机动车道未按通信号指示通行的,处一百元罚款。目前深圳交警已将违法信息通过短信方式发送给何某某。同时,也标志着深圳首宗“刷脸”违法产生。
深圳交警科技处处长李强表示,深圳交警特别对违法行为人通过斑马线是骑行或是推行的不同,进行“分档处罚”。骑行闯红灯通过斑马线,罚款100元,推行(或行走)闯红灯通过斑马线罚款20元。如遇违法当事人闯红灯通过斑马线时戴头盔,无法进行人脸识别,深圳交警将直接将违法信息发送给所属企业,由企业确定违法当事人,建立了无缝查处机制。
治理斑马线乱象如何更有实效?
新手段、新技术的应用,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实效?有业界人士认为,这还需时间检验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推行新技术和进行相应的曝光,公民安全意识、遵守交通法规意识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。
北京大成(深圳)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易藩认为,类似深圳交警推行“刷脸执法”的探索,可以弥补现场执法人员或者设施条件不足的问题。
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孙元明认为,用新的高科技手段、新理念来治理交通是大势所趋,总体来看应该提倡和鼓励。一些新探索可能存在争议,但从各地以往的探索来看,只要是有效果,终大都会被社会接受。所以,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。
“斑马线乱象其实更多的是一个社会文化氛围问题,也不是中国所独有,一些现在做得很好的国家历史上也曾出现过。”随着近年来社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,文明过马路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,在注重严格执法的同时,也应该继续注重文明氛围的营造,实现借助新技术的法治和德治的双重推动,更好地这一难题。